本篇文章3895字,读完约10分钟

虽然很多人已经看过《一秒钟》,但我想说这部电影完全超出了我的期待。

即使几年前张艺谋拍了同一时代背景的《归来》,也很少接触我的个体,隔着鞋不痒。

但是“一秒钟”不是。 这无疑是张艺谋最个人、最真诚的电影。 电影的每一帧,每一句台词,每一个画面,都像是他个人珍藏的老照片。

然后,在电影大段的空白中,张艺谋再次讲述了大时代小人物苦涩的命运。

张艺谋最个人的电影

不管是电影里写的情书还是电影,《一秒钟》都是张艺谋最个人的电影,其中有他青春时代和胶片的情结。

张艺谋把自己定位为工匠,在制作这部电影的时候,他也像“工匠”一样,严格要求电影恢复符合那个时代的所有工具、所有的细节。

例如,必须找到1957年哈尔滨电影机械厂生产的松花江品牌5501型35mm固定式投影仪,但该投影仪于80年代被淘汰。



胶卷不能放整齐。 因为当时的复制品一直在外面跑。 中影和新影的胶卷不是磁带。

张艺谋示范自己冲洗胶卷的方法,擦的时候不能往返。 需要蒸馏水,洗完后要用小风自然干燥。



范伟冲洗胶卷的动作和张艺谋的动作一样。





“一秒”故事的年代,从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露天电影是为数不多的娱乐。

例如,作家迟子在散文《年画和蟋蟀》中写道。

“露天电影大多在夏天上映,所以人们来看电影的时候经常把它当做黄瓜、萝卜和水果来吃。 当然,人们聚集的地方也等于为蚊子做了盛宴,所以看电影回来的人脸上被蚊子咬的人很多。 人们在散步回家的路上,经常一边讨论电影一边讨论蚊子”。

“对不起,这部电影我吹晚了”


2007年张艺谋在戛纳的三分钟短片《看电影》

今天的年轻人应该没有这样的经验。

其实露天电影到80年代还很常见。 因为电视还没有普及。

电影前“上映”的“信息演示”在1993年翻新之前,已经是44年了。 基本上每周一,每期都有编号。 除了重大信息外,还有一点生活信息。 例如1958年第31号“信息演示”中,就有当时流行的中华香烟和信鸽自行车[1]。

露天电影很常见,为了普及电影,各公社或乡镇成立了电影放映队。 电影放映队从50年代的552人,到70年代末有近6万人[2]。

放映队电影放映员的特殊待遇,不仅是“一秒钟”的粉丝电影,还要加一碗油辣子。

他们在村子里放电影有人专门吃,去市场买肉是免费的[3]。 最重要的是,那时的电影放映员是“铁饭碗”,拿文化部统一规定的标准工资[4],去相亲比其他人更受欢迎。

张艺谋在那个时代,还是有回忆过滤器的。 整部电影的色调是灰色的,绿色和蓝色只作为装饰,但却是暖色调,是老照片的质感。

不是中国版天堂电影院

《一秒》是导演张艺谋最个人的电影,但肯定不是中国版的《天堂电影院》。 故事的核心与迷影情结无关。

首先那个故事,现代人不太容易理解。

张演的张九声是犯人,终于出来了。 去刘浩存饰演的刘女儿和范伟饰演的范电影所在的西北小村庄是为了看电影。

中间体面临的障碍包括但不限于刘女儿抢胶卷、胶卷掉牛车被拉进肠子、逃犯身份被发现后被带走。

但这些都没有阻止这个身体看电影,看到身份暴露,他毅然拔刀,最后成功地看了这部《电影》。

但那不是电影,而是“信息演示”。 整部电影也和电影无关。 故事中和这部胶卷有关系的人,想看的也不是电影。 即使在台下为热烈的观众欢呼,也只是想暂时摆脱无聊、憋屈的生活。



张九声想看的不是电影,而是其中的女儿出现的一秒钟。 于是观众自然会产生第二个疑问:为什么他不直接回家看女儿?

即使电影里没说清楚,不看观众的电影进行提问和导演的采访,在现在的故事里也知道他的女儿死了。

不仅女儿死了,死因还和张九声在信息演示中反复看到的,扛把子有关。 最明显的是故事最后一个礼堂的戏。 刘女儿对他说:“脸上的袋子为什么没压死她?”之后,张九兴奋地踢了她一脚。

女儿的直接死因,可能是争夺面袋。 问题是,14岁的女孩为什么在抢面袋?

这三个问题出来后,出现了“一秒钟”的真实主题,出现了那个时代小人物的痛苦命运。

这个主题是张艺谋2000年以前的电影中拍摄最多的。 例如,“活着”中福贵的儿子有庆。

就像“一秒”一样,女儿在事故中去世了,但追溯她积极扛袋子的理由,还是她的父亲的错。 父亲被定性,影响了女儿的生活和生存,所以她在争夺先进。 就像粉丝电影里的台词一样,“要争啊,不争怎么办”。

而且,因为张九声因为吵架被逮捕关了几年。 一般情况下,一个人的身体不会因为打架被逮捕入狱几年。 也不会因为父母做的事直接影响自己的日常生活。

电影的构图,这也很明显。 “一秒钟”一直出现,人在漫天黄沙的衬托下,缩小成了小场面。

人就像西北沙漠中的黄沙,一刮风就散了

而且,这个故事中角色的名字和没有名字一样多。 刘姑娘,粉丝电影一样的名字,是别人随便给的。 有名字的张九声,名字在正片中也没有出现,在结尾字幕中出现了“逃亡者”的文字。

正如以前从中国传来的,人有没有名字,有什么名字,都有阶层和身份的差异。 有身份的人有名有姓的老百姓可能一辈子都是小名,也可能是周围给的“外号”。 比如孔乙己,绰号。 类似于“一秒钟”的“粉丝电影”。

或者柔石的小说《为了奴隶的母亲》中写的“春宝娘”的名字,不是一个人,而是某个人的母亲或妻子。

没有名字,只有绰号,意味着没人在意,不记得了。



除了活着,谁也不在意。 死后,除了挚友以外,谁也不记得。 例如,故事中死去的女儿。

张艺谋在电影上映后,在一次采访中说[5],在以前的版本中,有张译向少女讲述女儿死因的镜头。

时间差不多,但有没有差别有点大。

这一幕出现后,女儿在信息演示中反复出现的一秒钟,就变成了黑色幽默。 是女儿死了,还是被表彰为先进的东西?

2000年以后,张艺谋拍了《山楂树之恋》和《归来》。 和时代背景一样,故事核心的差异非常大。

特别是“山楂树之恋”,纯粹是怀旧的,“虽然现在这个时代很急躁,但是在那个时代有那么美好的青春和爱情”,那个时代似乎变成了乌托邦。 《归来》与其说是伤痕文学,不如说是中老年人版本的“初恋50次”。

关于张艺谋的其他商业大作,和这些更没有关系,也不适合一起说。

70岁了,张艺谋还在拍电影

无论是拍摄大时代下小人物的命运,还是张艺谋和第五代导演都不是独特的,至少去年王小帅的《地久天长》也是相似的主题。

《一秒钟》之所以反复讨论,还是因为张艺谋的电影。 电影故事发生的时代,是张艺谋在18-28岁之间。

那时候张艺谋因为家庭出身的问题,先去上山下乡在农村呆了三年,终于有机会调到咸阳的棉纺厂,住了一晚上七年。

前段时间他迷上了摄影。 住在棉纺厂的宿舍,每天都在想怎么调整日光的影子。 之后,用卖血换来的钱,有了海鸥的车牌照相机。


1978年北京电影学院恢复招收本科生,当年有1万8千多人报名,最后录取157人[6],张艺谋也进入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 因为年龄太大了,他本来就没有资格应聘,他自己给当时的文化部长写信,发作品,最后合格了。

年《回来了》上映期间,张艺谋在一次采访中说:“我上大学的时候是全校最年长的,完全是偶然进入大学的,所以坐末班车的感觉,运气好,那是幸运的,是热情的。 就是不想浪费一秒钟”[7]

“一秒钟”的粉丝电影是否有他的影子,或者他是否受到了电影放映员的影响,就不太清楚了。 但是,在电影中,与粉丝电影的恋爱癖好相近的电影情结,简直贴近了娱乐圈。



张艺谋拍了30多年的上映电影,唯一没看天日的只有《活着》。 而且在“活着”之后,他迅速调整了自己的创作方向,没有拍过所谓的“民俗电影”。 2000年以后,他开始与张伟平合作生产商业大片,成为国产大片的招牌。

这些给他带来了很大的争论。 张艺谋可能是中国电影导演中争议最大的导演——八九十年代,在国外获奖时,国内知识界批评他用猎奇的影像讨好外国人。 出了“英雄”之后,质疑的声音更大。

不仅仅是他转向商业和市场的疑问。



这些张艺谋都是单产。 因为出身家庭,他的性格很隐居。 他善于适应环境,而且依赖于适应环境,一次又一次,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张艺谋不是作者型导演,他不会把自己定位为作者型导演。 “如果一直拍《活着》的话,也许现在就活不下去了”。

无论是商业片还是文艺片,他都想试试,不想把两者混为一谈。 前者属于市场,更大众,谈票房。 后者更艺术,更大众,票房是市场,天然不占特征。

所以,他在年和张伟平分手后,张艺谋拍了一部回归“归来”这个行业的电影。 还有一部叫《长城》的好莱坞怪兽电影。

张艺谋对《长城》的拍摄体验应该不太好。 国内是导演中心制,所有导演都说了算的好莱坞是制片人的中心制,他说不出话来。 秦国的话,还是“和美国人着急”,才得以生存。

所以拍摄结束后,他的体验只有“回归你自己”。

《一秒》也应该是张艺谋“回归自我”的电影。 上映不到两周,票房刚过亿,电影下降到2.1%。

但是,即使有人问起票房,他也像几年前《归来》上映时那样推测“这部电影不谈票房”。

参考文献

[1]周艳、朱勤效. ( 2009 ) .信息简报中国民生1950—1961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刘君.露天电影:从放映流动影像到构建公共生活[j] .东南学术,(2):218-225。

[3]视觉江淮. ( 2019 ) .乡村电影放映员37年的光影故事

[4]李志强、潘惠楼、徐贺成、嘉诚仲、孙朝山. ( 2000 ) .北京工业杂志煤炭志.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5]ifeng电影.() .电影可以上映了。

[6]李金梅.文化研究视域中的张艺谋[d] .苏州大学,2008。

[7]本娱乐.() .张艺谋:在这个时代不需要教父

来源:天津新闻信息网

标题:“对不起,这部电影我吹晚了”

地址:http://www.tcsdqw.cn/tjxw/22155.html